一、為了保護農民利益,防止“谷賤傷農”,國家2015年10月10日公布2016年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。經國務院批準,2016年生產的小麥(三等)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8元,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,以穩定糧食生產,促進糧食產業健康發展。
二、2016年實施“三補貼”
從“目標價格”補貼試點,到將“三補貼”(良種補貼、種糧直補、農資補貼)整合為“農業支持保護補貼”,再到對漁業油價補貼進行調整。中國中央層面上的農業補貼政策,正在進行一系列重大改革。
據悉,目前中國中央層面上的農業補貼項目有50多種,在接下來的農業補貼政策改革中,對絕大部分的農業補貼政策都將做出大力度的改革、調整。像業內關注的“目標價格”補貼將會由大豆、棉花,擴展至三大主糧,而“三補貼”整合試點將在2016年向全國范圍內實施。
三項補貼政策合一之后,20%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用于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,另外,80%加上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,用于耕地地力保護。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,可以真正做到“誰種糧誰受益”。并不是像現在,只要在農村承包了耕地,就能享受各種種地、種糧補貼。
不過,從去年有關部門針對棉花、大豆推出的“目標價格”補貼試點、今年實施的整合“三補貼”試點來看,新的農業補貼改革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。“目標價格”補貼的矛盾在于,從理論上講,改革的方向很對,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,甚至抬高了補貼成本;整合“三補貼”后帶來的問題是,擁有承包地的很多農戶,都開始籌劃著提高農地租金。
當然,雖然“目標價格”補貼、整合“三補貼”兩類試點改革,都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,但整個農業補貼改革向種糧大戶傾斜、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、向規模經營傾斜的大方向是對的,未來還需要積累一些試點地區的經驗,才能對整個農業補貼政策進行重大改革。
來源:土流網